春风掠过罗霄山脉的苍翠峰峦,轻吻赣江的粼粼波光,在这片浸润着千年书院雅韵与红色革命精神的土地上,婺源梯田的油菜花层层铺金,庐山云雾缭绕间尽显诗意。江西坐拥 14 个国家 5A 级景区,每年超 7 亿人次的游客纷至沓来,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文旅长卷。而在这如画风景中,一抹 “警察蓝” 始终默默守护,以主动警务、智慧警务与多元共治的创新实践,为赣鄱大地的文旅热潮筑牢平安基石。
科技赋能,构建智慧安防矩阵
海拔 1600 米的萍乡武功山云中草甸,春日的晨雾尚未散尽,民警胡峰已带领 3 只 AI 机器狗开启巡逻任务。这些智能 “小卫士” 不仅能在复杂地形中自如穿梭,还能通过语音交互为游客提供导览服务、播报天气信息,成为景区安全守护的新亮点。这正是江西公安将科技力量深度融入旅游警务的生动缩影。
面对文旅产业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安全管理新挑战,江西公安机关与文旅部门紧密协作,以智慧警务为引擎,推动旅游安保向科技化、精细化转型。南昌市西湖分局依托 “潮汐勤务” 系统,对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客流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通过热力图预判高峰时段,动态调配巡逻警力;吉水县公安局打造 “智慧旅游安保平台”,实现景区警力部署可视化、安全数据实时化、应急响应智能化;安远县三百山派出所的无人机编队每日穿梭于山林间,进行高空巡查;三清山景区则将核心区划分为 18 个网格,构建 “定点值守 + 动态巡逻 + 视频监控” 的立体防控体系,确保游客求助第一时间响应。
多元共治,凝聚平安守护合力
“各位游客,谨防陌生电话诈骗,保护好随身财物!”4 月 15 日,庐山导游龚女士在带团途中,不忘化身反诈宣传员。这样的场景如今已成为庐山景区的日常。江西公安深知,守护文旅安全需要全民参与,积极探索多元共治新模式。
在黎川县街头,由退役军人、民兵组成的 “老班长警务队” 活跃在社区与景区,承担巡逻防控、矛盾调解等工作;上饶广信区 720 余家民宿组建联防联盟,定期开展联合巡查;武功山金顶警务室设立 “高山调解角”,联合志愿者、景区工作人员快速化解游客纠纷。从专业警力到民间力量,从传统巡逻到群防群治,江西正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域的平安防护网。
暖心服务,升级游客体验品质
“有了免签政策,我一定要带家人来南昌!” 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达利亚在滕王阁游玩时,对南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民警的贴心服务赞不绝口。在景区设立的外国游客服务站,不仅能及时解决外籍游客的咨询需求,还能提供签证政策解读等服务。
江西公安始终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将警务服务延伸至每个角落。井冈山市新增 4000 余个景区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题;宜春明月山民警在巡逻中化身 “文化讲解员”,随身携带急救包,为游客提供知识讲解与应急救助;婺源 657 家民宿设立 “护花义警” 前哨站,提供法律咨询、紧急救援等一站式服务。从基础保障到人文关怀,每一项服务细节都彰显着江西公安打造优质旅游警务品牌的决心,让平安与美景共同成为赣鄱大地最动人的名片。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将本网内容作为AI训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