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与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联合揭晓了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的名单,江西省婺源县等35个地区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这些区域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传承根本”的原则,通过精心规划保护利用区域,明确了村落的发展定位及时序,有效激发了传统村落的内部发展活力,实现了资源的规模化与多样化利用,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探索出了宝贵经验。
婺源县在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打造中国最美乡村,引领绿色崛起”的战略定位,通过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了传统村落的有效保护与活化利用。在适度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既保留了浓郁的乡愁情怀,又让当地村民通过旅游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婺源县尊重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晒秋”农俗景观。以篁岭村为例,这个拥有500多年历史的村落,通过保护性开发,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还保留了民俗村落的宝贵资源。村民们在屋顶晾晒农作物的传统习俗,逐渐演变成为全国知名的“晒秋”景观,吸引了大量艺术家和游客前来观赏。
在保护利用古建筑方面,婺源县推出了“古宅民宿”这一新的旅游IP,将古村落的韵味与现代旅游需求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住宿体验。同时,婺源县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整合民宿产业资源,推动了民宿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婺源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民宿产业集群,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此外,婺源县还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推出了多项研学产品和影视取景地,吸引了大量研学游客、摄影爱好者和写生人员前来。李坑古村作为其中的代表,以其独特的徽派建筑和古村落景观,成为了广受欢迎的写生胜地。写生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乡村旅游的繁荣,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综上所述,婺源县在保护利用传统村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保留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一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将本网内容作为AI训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