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红鲤鱼,这种鱼本身就颇具传奇色彩。相传,它是明朝万历年间,婺源籍人士、户部尚书余懋学从宫廷带回,流传于民间繁衍至今。其鱼体肥硕,头小尾短,背高体宽,全身色泽金红,形似荷包,故而得名。在婺源,荷包红鲤鱼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被视为喜庆吉祥之物,在婚嫁、节日等重要场合,常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寓意着 “年年有余”“红运当头” 。
清蒸荷包红鲤鱼这道菜,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材的本味。制作时,首先要精心挑选鲜活的荷包红鲤鱼,将其宰杀处理干净,去除内脏、鱼鳞等,接着用清水反复冲洗,确保鱼身洁净。随后,在鱼身两侧划上几刀,方便在蒸制过程中入味。将鱼置于盘中,均匀地撒上适量的食盐、葱姜蒜等调料,葱姜蒜的辛香能够有效地去除鱼的腥味,激发出鱼肉本身的鲜美。
之后,将鱼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制。在高温的作用下,鱼肉中的蛋白质逐渐凝固,变得鲜嫩紧实。大约十几分钟后,一股浓郁的鲜香便会从锅中弥漫开来,此时,清蒸荷包红鲤鱼已基本成型。最后,在蒸好的鱼身上淋上一层滚烫的热油,随着 “滋滋” 的声响,热油激发了葱姜蒜的香味,使其与鱼肉的鲜香进一步融合,同时也让鱼身的色泽更加诱人。
端上桌的清蒸荷包红鲤鱼,造型美观,金红色的鱼身在盘中仿佛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鱼眼明亮突出,鱼身完整,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气。夹一筷子鱼肉放入口中,鲜嫩的鱼肉在舌尖散开,细腻而滑润,毫无腥味,只有淡淡的咸香与鱼肉本身的鲜甜,让人回味无穷。而那浸润了鱼汤的葱姜蒜,也别有一番风味,既增添了菜肴的层次感,又丰富了口感。
这道清蒸荷包红鲤鱼,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婺源文化的生动体现。它见证了婺源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婺源人的情感记忆。无论是当地居民的日常饮食,还是招待远方来客,这道菜都不可或缺。它让每一位品尝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深切感受到婺源那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人们说起婺源,脑海中浮现的或许是那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田,是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而这道清蒸荷包红鲤鱼,也如同这些美景一般,成为了婺源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人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探寻这舌尖上的婺源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