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葛源豆腐的由来,有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相传宋朝时,一位云游居士化缘至葛源,受到当地正在做过年豆腐的农民热情款待。居士品尝后十分感动,用拐杖在葛溪源头捣了七七四十九下,随即涌出一汪清香甘甜的山泉水。此后,农民用这山泉水制作的豆腐,又白又嫩,从此声名远播。辛弃疾寓居上饶和铅山时,品尝葛源豆腐后赞曰:“啖之如嚼月,袅袅香爽袭。甘做葛源人,常做斯食客。” 民国十年,胡适也评价葛源豆腐 “闻见生津,欲搛不忍”。这些佳话,更为葛源豆腐增添了几分魅力。
葛源豆腐之所以如此出众,关键在于当地优质的山泉水。葛源的山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用其浸泡黄豆、制作豆腐,能最大程度激发黄豆的原香,赋予豆腐独特的风味。即使在机器制作普及的今天,老一辈葛源人仍坚守传统手工工艺。制作时,先精选饱满的黄豆,放入木桶,用山泉水浸泡 6 至 8 个小时,待黄豆泡胀,便将其一勺勺放入石磨。随着石磨缓缓转动,黄豆被碾磨成豆渣,豆汁顺着沟槽流入容器。接着,豆汁倒入锅中烧热,直至沸腾,便得到了香醇浓郁的豆浆。豆浆稍作冷却后,与调好的卤水对冲,神奇的变化就此发生 —— 分散的蛋白质团粒逐渐凝聚,鲜嫩的豆花便呈现在眼前。最后,将豆花放入铺好裹布的豆腐箱中,盖上盖子,适当施压。施压时间的把握极为重要,过短,豆腐难以成型;过长,豆腐则会变老,失去嫩滑口感。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成就一块完美的葛源豆腐。
刚做好的葛源豆腐,色白如玉,质地细腻,散发着淡淡的豆香。它的吃法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家常做法中,清蒸葛源豆腐简单又美味,将豆腐切块,放上葱姜丝,淋少许生抽,上锅蒸熟,出锅时再滴几滴香油,原汁原味,鲜嫩爽口,老人小孩都爱吃。若是喜欢重口味,油炸葛源豆腐不容错过。豆腐切成小块,放入热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捞出控油,刷上葛源人特制的辣酱,外酥里嫩,香辣过瘾。此外,葛源豆腐还能与鱼头红烧,吸收鱼头的鲜美汤汁,豆腐变得更加醇厚入味;也可与大蒜爆炒,大蒜的辛辣为豆腐增添别样风味,令人食欲大增。在葛源,甚至能以豆腐为主角,举办一场丰盛的豆腐宴,油炸豆腐泡、五香豆腐干、豆腐乳、豆腐皮等各种豆制品齐聚一堂,每一道都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