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的艺术热忱与千年水墨村落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江西婺源李坑村给出了生动答案 —— 一场热闹非凡的千人写生季在此拉开帷幕。千余名怀揣艺术梦想的年轻人齐聚这座古村,以笔为媒、以景为卷,让粉墙黛瓦间涌动着蓬勃朝气,也为这座千年村落绘就了一幅震撼人心的动态艺术长卷。
清晨的李坑,晨曦微露时便已被青春的身影 “唤醒”。薄雾还未完全散去,村口的空旷地带已迅速立起一片 “画架森林”,错落的画架在晨光中勾勒出参差的轮廓,年轻人们或坐或站,早早支起画板,等待捕捉古村清晨最灵动的光影。
随着日头渐高,背着画板、提着颜料盒的学生们如潮水般涌入村中窄巷。他们的脚步虽匆匆,却总忍不住为雕花窗棂上的精巧纹样、老墙斑驳的岁月痕迹驻足。指尖偶尔轻触墙面的肌理,眼眸则专注捕捉着光影在巷弄间的流转,巷子里此起彼伏的,是画笔在画纸上摩擦的 “沙沙” 声,间或夹杂着几句关于构图、色彩的青春私语。巷口倚门而望的阿婆,看着这满巷的年轻身影,皱纹里也漾开了温和的笑意。
溪边是此次写生季最热闹的 “主战场”。前排的学生索性席地坐在溪岸,画板上倒映着水中的古桥、绿树;后排的人则踮起脚尖、探着身子,只为在画框里框住最合心意的角度。风轻轻吹过,千张画纸如蝶翼般齐齐扬起,与溪中潺潺的流水声交织,成了一曲独特的 “写生乐章”。当阳光为一切镀上暖金,作画的身影与古桥、流水、粉墙黛瓦、远处的青山浑然相融,自身也成了天地间一幅巨型 “写生图” 的一部分。
在雕梁之下、斗拱之旁,年轻的手握着画笔尽情创作:有人细细勾勒着古建构件的岁月纹理,一笔一划复刻着时光的印记;有人则大胆用色,捕捉着光影骤变时的鲜活色彩。此刻的李坑,俨然成了一座流动的露天艺术殿堂,墨香、颜料的淡淡香气与古村特有的古朴气息在空气中交融,酝酿出独属于艺术与古村的浪漫。
巷弄深处偶尔飘来隐约的米酒香,像是古村在轻声邀约:若你也为这水墨丹青里的千年风韵心动,不妨来李坑走走。或许下一个晨光熹微的清晨,在溪边支起画架、临溪泼墨的身影里,就会有你的踪迹。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将本网内容作为AI训练资源。